自动化学院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数据驱动控制学习与优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
学院源于1979年设置的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91年成立自动化系。1993年四校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1997年学校成立电气及自动化工程学院,2002年更名为自动化工程学院,2015年更名为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8年更名为自动化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新加坡工程院院士1人,韩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IEEE Fellow 3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2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4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7人,青岛大学首席教授7人,泰山学者8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十佳研究生导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6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博导21人,教授(特聘教授)28人,副高职称18人,博士64人,教师博士学位比例为100%。拥有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电气类与自动化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1个,山东省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青岛市劳动模范1人,青岛市创新榜样1人、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目前在校学生1560人,其中,本科生1115人,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445人。
学院拥有“自动化”、“机器人工程”2个本科专业。“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山东省一流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和校级品牌专业,设有“张嗣瀛”创新班;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纳入《华盛顿协议》互认名单。“机器人工程”专业是新工科专业。学院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自动化专业群项目。
学院拥有“系统科学”(07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控制工程”(085406)等学科;“系统科学“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山东省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山东省一流学科,“工程学”学科是山东省一流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2‰;“系统理论”是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山东省重点学科;拥有“系统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控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学院拥有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共建);机器人智能交互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高校实验室;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民用飞机智能化试验验证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智能交互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电能变换与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电力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复杂系统与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青岛市智能制造与先进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设有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青岛大学未来研究院、青岛大学系统科学研究院、青岛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青岛大学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创办全国性学术期刊《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近三年来,学院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0余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33项,市厅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80余项。学院获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1 项 ,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三等奖1 项,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项,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4 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青岛市科技奖3 项 ,青岛市青年科技奖2项。在IEEE 系列汇刊、《Automatica》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余篇(ESI、SCI、 EI收录400余篇);出版著作、编著10余部; 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包括: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自动化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承担和完成各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80余项;主编、编著各级各类教材16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0余篇。
学院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显著,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创青春”国家级金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740余项;研究生获省级优秀博士论文3项,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1项。学生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位居全校前列,许多学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等单位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
学院建立了“基础、专业、研究”三级实验室平台体系。青岛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平台;学院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自动化)和自动化专业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学院的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8个国家/省科研平台和5个校级科研机构,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科研与创新条件。学院与西门子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欧姆龙公司、美国微芯公司、北京亚控(组态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多个联合实验室。
学院党委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牢记“为学科专业谋一流 为教师学生谋发展”工作理念,服务学院教学、科研和改革发展大局,不断完善以抓党建为主线,以强思政、尚师德、重学术、优学风、精服务、兴文化为重点的“一线六点”党建工作机制,在双一流建设上出思路、强内涵、谋大局,入选山东省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多次被评为被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坚持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学院特色思政育人品牌“朋辈思政”项目不断实现纵深化发展,体系完备,可复制可推广;“大学生思想领航计划”与“朋辈思政”品牌项目遥相呼应,实现了本硕融合、一体培养。研究生党支部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学用“灯塔”优秀党组织,入选山东省高校首届“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全省共20个,青岛大学唯一入选研究生党支部)。
近年来,学院按照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建设要求,强化办学特色,壮大办学实力,快速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大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
(各类数据统计截止到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