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向下箭头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2020年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招收通知

来源: 日期:2020-07-11 09:29 【字体:

一、系统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在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学院是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数据驱动控制学习与优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

学院源于1979年设置的山东纺织工学院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91年成立自动化系。1993年四校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1997年组建电气及自动化工程学院,2002年更名为自动化工程学院,2015年更名为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8年更名为自动化学院。

学院拥有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电能变换与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电力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青岛大学未来研究院、青岛大学系统科学研究院、青岛大学自动化研究所;系统科学系、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办有全国性学术期刊《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新加坡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IEEE Fellow 2人,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2人,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青岛大学首席教授2人,入选科睿唯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泰山学者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3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博导12人,教授(特聘教授)23人,副高职称26人,博士63人,教师人员博士学位比例为98%。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青岛市劳动模范1人。目前在校学生1100余人,其中,本科生700余人,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300余人。

学院拥有“自动化”本科专业。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山东省一流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和校级品牌专业,设有创新班、卓越班。自动化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自动化专业群项目(专项建设经费3600万元)。

学院“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拥有“工程学”山东省一流学科(专项建设经费1亿元),“系统科学”山东省一流学科(专项建设经费5000万元);“系统理论”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山东省重点学科;“系统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复杂系统建模与调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近年来,学院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42项,国家“863”计划2项,获批山东省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项目(5000万元),教育部科技项目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33项,市厅级项目6项,横向项目80余项。在IEEE 系列汇刊、《Automatica》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余篇(ESI、SCI、EI收录400余篇);出版著作、编著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青岛市科技奖3项,青岛市青年科技奖2项。

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0项,包括: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自动化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4项,包括: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承担和完成各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70余项;主编、编著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各类教材12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0余篇。

学院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显著,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近年来,学生获“创青春”国家级金奖1项,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11项,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Sysmac自动化控制应用设计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中国机器人水球赛冠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全国英语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7项、二等奖30项,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山东省计算机技能大赛金奖、铜奖各1项、山东省“挑战杯”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位居全校前列,许多学生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

学院建立了“基础、专业、研究”三级实验室平台体系。青岛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平台;学院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自动化)和自动化专业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学院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个省重点实验室和4个校级科研机构,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科研与创新条件。学院与西门子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欧姆龙公司、美国微芯公司、北京亚控(组态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多个联合实验室。

近年来,学院按照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建设要求,强化办学特色,壮大办学实力,快速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大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


二、合作导师研究方向和招人数


 

合作导师

 

研究方向

 

拟招收全职数

 

拟招收在职数

 

于海生

 

复杂工程系统分析与控制

 1  1
 

葛树志

 

机器人、控制科学与工程

 10  10
 

于金鹏

 

智能控制与复杂系统

 3  4
 

张纪会

 

复杂生产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1  2
 

纪志坚

 

群体智能、多机器人分布式控制、多智能体网络系统

 3  2
 

李元新

 

非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

 1  1
 

车伟伟

 

网络控制系统,多自主体网络,CPS

 1  2
 

张佳华

 

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信息系统

 1  1

吴新振

工程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2 2

王冬青

复杂系统辨识建模与控制、
无人机定位和导航、储能元件

2
2

陈道炼

系统分析与集成

1-2 1-2

高红伟

博弈论及其应用、微分博弈

1 3

丁洁玉

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1
2
 

李新民

 

统计及数据分析

 1  1

三、招收条件、流程   

申报人员应符合《关于进一步完善青岛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青大人字〔2020〕25号)之条件。 

(一)招收条件

1.非在职且不超龄人员进站:

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20号),学校进一步加强博士后人员的招收管理,鼓励招收非在职且不超龄人员。非在职且不超龄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
1)年龄在35岁以下(含35岁,即未到36岁生日);
  (2)获得博士学位,且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身体健康;
  (3)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特殊进站人员”进站:
  
“特殊进站人员”是指在职人员(含定向委培、现役军人)、超龄人员(自然科学领域35岁以上,38周岁以内;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领域35岁以上,40周岁以内)。

超龄人员申请进入流动站,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1)博士期间获校一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或同等级别奖学金;
  (
2)现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或基金;
  (3)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4)世界知名院校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人员;
  (
5)具有合作导师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急需的研究能力。

超龄人员申请进入流动站,需提供以上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二)招收流程

 

步骤

 

工作

 

具体材料

 

备注

 1  

申请人初步申请书面材料交至流动站设站学院

 

1《青岛大学博士后审批表》1-1

2、《工作协议书》1-2-1/1-2-2

3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2-4

 

11份;

24份,均为原件;(工作协议书由博士后、合作导师、流动站、学校各留1份);

3一式3份,其中至少1份原件

 2  

流动站设站学院负责组织面试审核,在初步申请书面材料上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

 

同上。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2-4)中“学术机构名称”由流动站所属学院加盖公章。

 

面试会议纪要及面试审核通过人员名单报博士后工作办公室。

 3  

流动站设站学院通知审批通过人员登陆中国博士后网页www.chinapostdoctor.org.cn,注册个人系统,填写进站申请,网上提交。

   

面试审核通过的青岛大学在职人员,将《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核表》2-5)交至博士后工作办公室盖章后上传。

 4  

网上审批通过人员将后续申请书面材料交至流动站设站学院

 

1、《博士后进站申请表》(网上生成后直接打印,带校验码2-1

2、身份证复印件2-2

3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博士毕业6个月内人员可先提供学校或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办理进站2-3

4《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核表》2-5

5体检表(1-3非在职人员身份进站者提供)

 

1-4一式3份,其中至少1份原件

51份。

以下申请人员还需提供的材料:

1境外取得的博士学位:

学历学位认证

2)申请做第二站博士后研究的人员

第一站出站时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博士后证书复印件。

3)辞职人员

原单位人事部门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证明或《辞职证明》,国家公务员辞去公职须提供《公务员辞去公职批准通知书》,上述材料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原则出具

4)转业(复员)军人

军官转业证(复员证)或原所在部队干部部门出具的同意转业(复员)证明或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门的转业(复员)批函

 5  

流动站设站学院整理申报材料统一报送至博士后工作办公室

 

1、《博士后进站申请表》(2-1网上生成后直接打印,带校验码);

2、身份证复印件(外籍人员提供护照复印件)(2-2

4、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同意授予学位证明(2-3

2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2-4

5、《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核表》2-5

6留学回国等特殊身份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7《青岛大学博士后审批表》1-1);

8、《工作协议书》1-2);

9体检表(1-3

 

1-6按照顺序左侧装订,一式3

 

7-91份,单独装订。


关于做好博士后招收相关工作的通知:

  青岛大学人力资源处网站:https://rlzy.qdu.edu.cn/info/1022/1427.htm

 

  更多信息也可以查阅青岛大学人力资源处网站:https://rlzy.qdu.edu.cn/bsh.htm

 

  四、联系方式

     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

     邮政编码:266071

     E-mail :matle@163.com

     联系电话:0532-85953672

     联 系 人:徐晓春